漩涡似的中国式教育


来源:西安求是家教中心 日期:2013-8-5

黑色六月已悄然过半,2011的高考终于落下了帷幕。随着高考结束,各类关于高考的文章,以及考生该如何度过这亡命解压期一系列的指南都相继出炉,各类专家竞相上场,如何消除考生的失落、茫然、恐慌、愧疚、疯狂……的心理成了不亚于上海世博会、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前三大热门话题。这几年高考改革政出多门毫无规律可循,以往的经验对今年的考生也不见得有多大用处。部分考生以为甩开了约束,就甩开了毁灭了人性教育。还有一些孩子如‘放开笼中的,茫然不会飞,足不出户让父母为之忧心忡忡。


我们小区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吴老师的儿子去年高考,上学成绩优异但确实不敢恭维,一次聚餐他人不在家我们让吴老师给孩子打个电话过来一起吃个便饭,那孩子因为没带打车的钱,居然自己跑了近一个小时的路,“上车给钱和下车给钱不一样吗?打车到饭馆问我要就是了。”吴老师生气,我们也很郁闷!上学上成了这样这是谁的悲哀?而另一个孩子呢?在高考之前数次说‘活着没啥意思?考不好怎么见人’等等等等……


死学烂学思维僵化,患得患失迷茫无措。敏感而脆弱的的生命,犹如站在悬崖边缘凌风而立的枯叶,随时都可能被这一阵阵考风裹入峡底。


在悲凉同情之余,很多困惑相继出现在我脑海,“怎么见人?”不考好就没法见人了?谁给的隐性规定?传统文化从世俗和功利的角度潜移默化了很多观念,‘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社会带动了他们的父母,还是父母灌输了这种毫无人性的功利?中国的教育在这样发展下去将能走入何地?真的就没有可以替换的模式吗?


当代的国人几乎只有政治追求而没有思想信仰,失去了精神寄托就意味着功利就是所有全部。而孩子的前期投入,就决定了他们将来的富贵。于是各种各样的话语围绕着这一主题不厌其烦地讲了十几近二十年,孩子们的脑袋就这样被洗尽了,洗清了,洗傻了!


不由人的心酸。是替孩子们还是为这个社会?


家长们都知道孩子的苦,为了有苦同当,顺理成章的转变成另一种畸形:“只要你好好学习,怎么都成!除了学习,吃饭,睡觉我不能替你外,其余的义无反顾”为了孩子甘愿当牛当马。但想过没有,我的兄弟姐妹们,你们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孩子只有一条出路,而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路啊!我的家长们?高考就是个独木,要挤掉多少孩子,你们给他的生活能力就是学习。在力不从心时,自卑,放弃;在跳过龙门时,自傲,不可一世。可是这些都不是正常的生活啊?你们或许也知晓其中利害——但却无力改变大局!


深处这样的一种高考激流之中,谁又能跳出来呢?


据说最近富士康13跳的孩子们都是农村大学生。这些天之骄子是背着怎样的沉重负担,如蜗牛一样虔诚的爬过一道道山梁。从小植入的‘吃得苦中苦,定为人上人’的思想已深扎在所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及这代人身上。


小学,中学,大学,无休无止的学习,无终无极的期盼。但隐忍求全的结果,和自己最初的想完全相悖。面对灯红酒绿的街市,鄙薄的收入只是个笑柄,期盼转变成迷茫,迷茫变成不平,不平变成了绝望,而绝望的背后是我们‘满朝朱子贵尽是读书人’的教育理想幻灭!


没有责任的教育,没有先成人再成才的理念。在这种教育的前提下,孩子们只是纸糊的风筝,经历不了任何风


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高分低能的孩子是我们国家特有的高考产物,一个不适应社会转型的教育就不是害人的教育。分数不是全部!尽管我的孩子已顺利的上了我很满意一所大学,但我仍然呼吁社会各阶层,关注教育,重视教育,不要在分数=富贵上再做文章。


我上学时,老师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就是:“谁能耐得住寂寞,谁就能成才!”而那时的成才就意味着富贵。但现代的教育,如直悬高空的海市蜃楼,没头没尾。启迪从‘耐’字上,发展从‘忍’字上,告诉所有的学子,忍耐过后,就有无限的美好前景。岂不知无尽的枯燥的没有丝毫乐趣的——忍在一直持续蔓延,海市蜃楼终究化成一团团薄雾。我们的教育没有教会我们的孩子,大学只是进入社会的一块敲门砖,恒心和毅力,责任和义务才是一个成人的基本标志。


忍字头上一把刀,这柄刀最终在有形于无形之间杀害了这一代或是下一代孩子,没有好的疏通,没有正确的教育方式,积聚多年拥堵在一起的忍耐就会如滔滔江水崩堤而发,我忍不住大声疾呼:中国教育,不要再继续的偏执和错位下去了,不从源头上制止,不从理智上认识,不从高考上改革,所有换汤不换药的内容都是一剂剂毒药,害的绝不是哪一个孩子,害的是华未来!2010年6月14


      西安求是家教:http//:www.xa-jj.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