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金钱态度


来源:西安求是家教中心 日期:2014-3-15

无论父母是否是理财方面的高手,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培养起良好的理财习惯。但很显然,每个孩子的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会在拿到零花钱的那一瞬间,就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食物,而另外一些孩子则精心准备了一个储蓄罐,里面攒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不同孩子对金钱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未来的理财习惯,而如何正确引导就成了父母必做的一项功课。



  引导“储蓄罐”型孩子消费



  典型特征



  这类孩子不舍得为玩具或者书籍自己付钱,会想尽一切办法攒钱,得意于自己攒的钱越来越多。



  引导策略



  这类孩子应该得到父母的激励,但要适当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以防他们过于看重金钱本身。



  这类孩子可能也没有别的目的或计划,他们只是想看着自己有一堆钱在那里,并希望这个数字不断增加。他们可能还会比较吝啬,当父母建议他们自己出钱买下心仪的玩具或者



  漫画书时,他们宁可忍痛割爱也不愿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一毛钱,而如果有任何消费方面的需要,他们会转向父母讨钱。如果父母专门为孩子设立了儿童账户,并经常对孩子往账户里存钱的行为表示赞赏,那么他们就会把账户数字的增加视为自己在金钱方面的最大成就。“妈妈,我又攒了很多钱!”孩子通常会这样炫耀。因为他们明白,守住金钱是得到父母赞赏的前提。



  这种习惯的形成可能是耳濡目染的,比如父母经常会在每月精打细算之后把钱存在账户上,希望自己家庭的积蓄越来越多,父母在储蓄方面的纪律性会让子女也觉得他们应该严格遵守这种纪律。而父母对于攒钱行为的提倡和赞赏是促使孩子这种行为的最直接因素。



  孩子珍惜金钱,并遵守储蓄方面的纪律是个好习惯,这使得他们在未来也能建立起严格而有序的储蓄计划,让财务更有保障。唯一需要提醒的是,过多关注金钱数量的增加会让孩子愈加看重金钱本身,这可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价值观,也可能会妨碍他们在未来更妥善地管理金钱。因此,父母要适当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比如计划一次特别的家庭行动,并让孩子用自己积累的零用钱来负担部分费用,这种成就感带来的骄傲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零花钱用得很值;或者让他们负担自己日常生活中一项比例相对较小的费用支出,比如学习用品支出,这会使孩子感觉自己长大了,可以逐渐负担自己的生活;而想培养孩子爱心的父母也可以尝试让孩子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结成“一对一”的互助对象,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献出去,让其他的小朋友获得帮助,相信这都可以对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对“无限索取”型孩子说“不”



  典型特征



  这类孩子一出门就向父母索要东西,包括玩具、食品等各种类型,而遭到拒绝则会大哭大闹。



  引导策略



  父母要有抗拒“无法拒绝孩子”的心理,坚决地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说“不”。



  “我真是怕了我儿子,他经常向我要钱去买他想要的东西,有时候我根本不想带他去商场,因为他总是不停地在索要东西,一旦得不到满足就非常失望,甚至大哭。”相信很多家里有七、八岁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抱怨,孩子不停地索取让他们很是为难,“给也没关系,就是怕养成习惯。”



  人的欲望总是远远超过需要的;欲望是想要而未必需要的,若是不加以分辨,只是一味地追求欲望的满足,就算有再多的金钱也不会够用!



  父母不妨倒退几年思考一下,你是不是在孩子两三岁时会经常带些礼物回家呢?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父母外出归来时,都会有给孩子带点小礼物<